
退化性膝關節炎
  膝蓋軟骨磨損,導致兩個骨頭直接摩擦造成疼痛的現象。
一、    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臨床症狀
1.    膝蓋痛、主動動作有喀卡聲。
2.    晨僵不超過30分鐘。
3.    骨頭增大。
4.    久坐後站起來會痛。
5.    蹲、上下樓梯會痛。
二、    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原因
1.    體重過重。
2.    老化。
3.    過度使用。
4.    生活型態:從事激烈運動、每天搬重物的工作。
5.    營養不均 。
三、     膝關節炎嚴重分級
Kellgren-Lawrence分級
| 0級 | 1級 | 2級 | 3級 | 4級 | 
| 無異常 | 開始關節腔狹小,有骨刺生成。 | 中度關節腔狹小、中度軟骨下硬化。 | 50%以上的關節腔狹小、大範圍的骨刺與軟骨下硬化(股骨面為主)。 | 關節破壞、關節腔消失,軟骨下硬化延伸至脛骨面,骨頭互相磨損變形。 | 
.jpg)




四、     診斷
主要靠病史和理學檢查診斷,把症狀和病程告知醫師,由醫師做詳細的物理檢查和影像學檢查(超音波、X光、MRI),找出準確的病因,再做合適的治療。切勿自行診斷,亂做運動,反而會造成二次傷害。
五、     治療與復健運動
大部分做保守治療就會改善,也會與增生療法一起治療。
主要分成三個階段來處理:
前期:主要是患部發炎、疼痛,治療目標在於消炎止痛、減輕症狀,除了藥物治療外,會安排物理因子學的治療,如熱敷、冰敷、短波、微波、電刺激等。
中期:疼痛下降後,此時的目的是增加關節活動度、肌肉力量、軟組織的延展性,物理治療師會針對病患的狀況給予適當的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。
後期:這時已經恢復得接近受傷前,目的在於預防和維持,物理治療師會提供適合的復健運動和肌肉放鬆,以維持生活品質。
以下為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運動治療,建議請教醫師或治療師是否合適再自行操作。
1.   股四頭肌伸展運動
椅子放在身體前方,患側邊手抓椅背固定,另一隻手抓握患側腳背拉往屁股靠近,身體站直,雙腳大腿平行,這時大腿前側會緊繃,太緊就停在最緊且不痛的位置,停留30秒到1分鐘。

2.   膕旁肌群伸展運動
坐姿下,右腳伸直,左膝彎曲貼右腳大腿內側,雙手帶動軀幹往前延伸至雙手可碰到腳趾,這時會感覺大腿膝蓋後側會緊繃,太緊就停在最緊且不痛的位置,停留30秒到1分鐘。

  
  
3.   靠牆下蹲運動
上半身靠牆,腳跟距離牆約30公分,膝蓋先伸直站立好再往下蹲至膝彎曲約30度,再站直,10下為一組,做3組。

4.   股四頭肌力運動
坐在椅子上挺胸直背,髖關節、膝蓋約彎曲90度,雙腳踩地,雙手握在座墊下固定,膝蓋伸直至接近水平面再放下,10下為1組,做3組,也可以綁沙袋增加阻力重量。


5.   膕旁肌群肌力運動
動作一:趴著雙手放在下巴上,一腳伸直,另一腳彎曲至90度垂直地面再放下,10下為1組,做3組,也可以綁沙袋或彈力帶增加阻力重量。雙腳輪替。
動作二:椅子或桌子放在身體前方,雙手抓桌邊或椅背固定,一腳彎曲至90度平行地面再放下,10下為1組,做3組,也可以綁沙袋或彈力帶增加阻力重量。雙腳輪替。


   
  
六、     預防與保健
1.    減重,減少膝蓋負擔身體的重量。
2.    避免長時間蹲下或跪下的動作。


3.    可進行水中運動,水中漫步、前進和後退走、側開走。
.jpg) 
     










